Guo Jiangfeng
Male
郭江峰,男,1991年2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安徽省合肥市人。2013年7月本科毕业于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9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磁共振成像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并于2022年1月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核磁共振测井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在非常规储层超短弛豫组分的核磁共振信号采集与处理、致密砂岩储层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及孔隙流体表征、低信噪比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流动流体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和流速剖面探测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FID采集模式的二维核磁共振测量新方法,并用于页岩和煤中超短弛豫组分的评价;发展了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的多维核磁共振响应机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扩散-弛豫谱的流体识别方法;提出了快速高精度的低信噪比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去噪、压缩和反演新方法,并将其用于非常规储层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分析了流动流体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并提出了牛顿/非牛顿流体圆管层流流速剖面构建新方法。
上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第一作者在Fuel、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hysics of Fluids、Geophysics和地球物理学报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9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10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2项;受邀赴法国、丹麦、德国等国家参加EAGE、国际磁共振微成像会议(ICMRM)等国际会议并做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