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科技期刊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促进科研诚信,保护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权益,《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参考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等相关出版伦理规范,结合本刊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出版伦理做如下说明:
出版伦理要求
石油工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石油钻探技术》期刊,由专业人士从道德规范方面进行审查,如果研究方法与成果未通过编辑审查,相关论文不予发表。道德要求、抄袭/重复发表/不端行为规则及其他要求,见《石油钻探技术》投稿指南。
利益冲突及资金来源
本刊要求稿件中的所有机构、私人和企业所提供的财政支持来源必须得到充分认可,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必须指明。颁布或提供的数据应得到授权,主要授予人应明确列出。以上信息标注于论文的致谢部分中。
申诉决定
稿件的书面处理意见为最终决定,不得申诉。
权限
如果全部或部分使用先前出版的插图,必须由《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许可。
版权转让
论文作者应确认,本论文及其中主要内容先前未曾公布,也未曾在其他地方出版。作者提交本论文后,一旦发表,视为作者自动同意将版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
论文电子版的获取
本刊刊发论文电子版(2006年以来)可以在本刊网站上免费下载;2006年以前的论文,需要在中国知网(https://cnki.net/)、万方数据(https://www.wanfangdata.com.cn/)等网站付费下载。
作者
网上投稿的作者应确认,其论文已经由所有作者阅读并批准向本刊投稿。所有作者应全面理解以下要求,在本刊网站投稿,并遵循投稿指南的要求。
1.作者资格
《石油钻探技术》期刊的“作者”定义为参与创作的个人,对论文内容承担公共责任。具体来说,所有作者应对以下内容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1)概念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分析及解释;
2)文章起草以及对重要知识内容进行的关键修订;
3)投稿论文的最终批准。
如果著作权属于某组织,该组织的所有作者必须符合标准,并对质量、准确性和工作道德负责。所有署名作者均符合期刊关于作者资格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减作者。
2. 职业道德
对于向《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投稿的所有论文,核心内容应为作者原创或获得发布授权,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请按《著作权法》中有关规定注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3. 重复出版和拼凑出版
向《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投稿的所有论文,不得向其他编辑部或期刊社投稿,不得与已发表的文章存在实质性雷同。如果作品中存在类似或接近类似的假设、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与已发布文章雷同,则禁止发表。《石油钻探技术》同时禁止所谓“拼凑”出版,即作品涉及从某单一研究过程中,或在某单一研究期间,将该研究内容分解,分别作为独立作品刊登在不同刊物上,在此基础上将所有部分整合。如果涉及的内容(简短摘要或会议摘要除外)中的任何材料已刊登在任何媒体上,或已准备向其他任何刊物投稿,作者必须提供所有稿件和材料的副本,理清所有材料之间的关系,避免任何重复发表的可能性。
4. 利益冲突公开
每个作者必须说明所有潜在的利益冲突,在表格中注明所有可能与《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利益冲突指在金钱利益驱使或者其他情况驱使下,作者的判断、行为或作品可能受到的影响或合理推断下受到的影响。如果存在以上情况,作者的表现、主观信念及行为结果与该情况无关。换言之,作者必须说明,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利益冲突没有真正影响到作者的行为或作品,或者笔者认为,其行为或作品不会也不可能受影响。一旦发表,《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将决定哪些作者公开的利益冲突内容将与作品一同出版。
5. 版权所有
版权协议签署将确保文章最大范围传播。稿件录用后,要求作者签署期刊出版协议(有关出版和版权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版权转让协议书)。作者应当了解,其作品获得录用的前提是不得与已发表论文存在实质性雷同;作品录用后,《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保留版权。如果作者有其他作品已在其他出版社出版,其中存在本作品密切相关的内容,作者必须在附函中注明。
审稿专家
审稿专家需及时评审稿件并给出具体审稿意见,如果因故不能按时完成评审,应及时告知编辑部。对稿件的评价科学、准确,不能有无礼、贬低、人身攻击的评语出现。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对稿件内容保密,并且不能违规使用作者的研究成果。与作者、组织等存在竞争、合作或其他关联利益冲突时,主动回避评审该稿件。
编辑
及时将稿件登记、送审、编辑、出版等,保证公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编辑出版过程中,注重出版规范。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对稿件内容保密,并且不能违规使用作者的研究成果。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如作者有异议,允许作者提出申诉。鼓励学术争论,百家争鸣,对论文发表后的讨论和更正做出及时处理。采用“双盲评审制度”,对作者、审稿专家的信息保密。与作者、组织等存在竞争、合作或其他关联利益冲突时,主动回避处理该稿件。
学术不端论文认定与处理
1.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程序
《石油钻探技术》采用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论文进行检测,同时积极关注同行评议中提供的线索,在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检测论文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本着审慎的态度对经系统检测查重率高的论文,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或编委会审查认定。
2. 需检测的论文范围
1)所有投稿论文、准备录用和已录用的论文;
2)被举报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已发表的论文。
3. 学术不端论文的认定标准
采用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论文进行查重检测。如查重率在20%及以上者,本编辑部会把该论文与对比论文一起提交审稿专家或编委会认定论文重复的性质及形式。认定为学术不端论文的标准如下:
1)论文内容中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的成果的;
2)论文内容中,改变他人成果的类型并将他人完成的成果当作自己独立完成的成果的;或者不改变成果的类型但是利用成果中受著作权保护的成分并改变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将他人完成的成果当作自己独立完成的成果的;
3)引用他人受保护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未注明或未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的;
4)与作者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电子版已在网络上发布的论文的主体内容相同,仅做一些形式上的改动,实质性研究进展不足的;
5)在论文中捏造或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实验数据或文献资料的;
6)将相同的文章同时投给本刊和其他刊物的;
7)作者署名及排序、作者单位标注存在纠纷的;
8)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4. 对认定为学术不端论文的处理
1)本刊将本着审慎的态度对待最终认定为属于学术不端的论文,及时通知作者,在做出处理决定前,允许作者就此问题做出解释和申辩。
2)如果该论文尚未录用,本编辑部将立即终止处理流程,作退稿处理并对作者给予批评教育。
3)如果该论文处于已录用但未正式刊出状态,本编辑部将作退稿处理并取消其录用资格,同时对作者给予存档和警告。
4)如果该论文已正式刊出,本编辑部将在纸版、本刊网站上刊发正式撤消发表该论文的公告,并通知合作数据库对网络版同时予以删除,终止该论文的传播;同时,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进行通报。作者需退还此论文的稿费,在纸版上就论文的侵权行为和产生的不良影响向本刊、被侵权者或单位、以及全体读者公开道歉,并承担相应责任。如给本刊造成声誉或是其他损失的,本编辑部将保留继续追索赔偿的权利。
5)对严重抄袭剽窃、一稿多投多发的论文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撰写的论文,3年内本刊将一概不予接收。
5. 论文作者异议的处理
如论文作者对本刊的认定和处理结果持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本刊提出书面申请复核(逾期本刊将不予受理),编辑部负责邀请专家对该论文进行复审,做出最终处理意见,并在60个工作日内将复审结果通知论文作者。
撤稿
1. 作者主动撤稿
1)作者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成功投稿后,由于自身原因提出撤稿,需向编辑部说明情况。
2)作者所投稿件已通过审核,作者要求撤稿时,须填写“作者撤稿申请书”。
3)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计2次者,编辑部将在一年内拒收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稿件。
2. 编辑部撤稿
1)若稿件未正式公开发表,编辑部若发现稿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将与作者沟通,并将相关材料提交至编委会,做出撤稿决定。
2)若稿件已正式公开发表,编辑部将在本刊网站以及最新一期刊物上刊登“撤稿声明”,并向相关数据库收录机构发送“撤稿声明”,撤回其稿件的所有数据信息。
3)对于稿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编辑部将在三年内拒收其署名稿件。
以上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