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勠力奋进 推动《石油钻探技术》高质量发展
-
-
今年是《石油钻探技术》创刊50周年。50个春秋光阴荏苒,半个世纪跨越发展,一代代《石油钻探技术》编辑牢记办刊宗旨,搭建交流平台,展示技术成果,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人才成长,使《石油钻探技术》获得了“钻井科技信息园地中的拓荒者和佼佼者”的美誉。“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站在创刊50周年这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不忘初心、坚定信心、树立雄心,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胸襟,勠力奋进、砥砺前行、守正创新,全力推动《石油钻探技术》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能源战略的实现。
1. 从发展历程中寻找初心
1973年,国家计委地质局石油钻探技术研究队创办内部刊物《石油钻探技术通讯》,主要刊登钻井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体会、钻井工具与设备介绍等文章。作为国内第一本石油钻井技术期刊,《石油钻探技术通讯》在技术人员互通情报、交流经验、促进生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9年,《石油钻探技术通讯》更名为《石油钻探技术》,限国内发行,并成立了第一届编辑委员会,进入换挡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开始广泛介绍国内石油钻探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国外的相关先进技术、发展动向,行业影响力迅速提升。
1988年,《石油钻探技术》相继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同年,组建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明确了“面向石油钻探科研和生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的办刊宗旨,确定了“贴近科研、贴近生产一线,及时报道创新性技术成果”的期刊特色。随后,开始将油气开发方面技术内容纳入报道范围。
1999年,《石油钻探技术》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小16开版本改成国际标准大16开版本,并延续至今。2000年,期刊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石油钻探技术》成为中国石化期刊方阵中的一员。
2009年,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由德州迁至北京,期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报道范围不断扩大,先后将测井、录井、信息技术、“双碳”场景、战略规划等内容纳入报道范围,读者群、作者群进一步扩大。
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石油钻探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国石化唯一以报道石油工程技术发展与进步为主的科技期刊。《石油钻探技术》树牢“品牌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为发展目标,坚持“艰苦奋斗,勤奋敬业,执著追求,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学术民主,百家争鸣”的办刊原则,很好地履行了服务读者和作者、加快技术创新的初心和“引领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推动石油工程技术进步”的使命。
2. 从亮眼成绩中坚定信心
在各级领导、历届编委及广大读者作者的悉心关怀、精心培育下,经过几代编辑人员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和开拓创新,50年间,《石油钻探技术》从一本内部刊物发展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亮眼成绩,在石油工程界及科技期刊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1)期刊主要评价指标大幅提高。长期以来,影响因子和总引频次是评价科技期刊的主要指标。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石油钻探技术》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0.819,2021年增长到2.178;2010年的总被引频次为830,2021年增长到1570。两项指标均取得了成倍增长,表明刊发论文质量和期刊影响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2)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1992年,《石油钻探技术》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1版),从此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行列。1988年被美国《石油文摘》(PA)收录、1995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检索系统中的Ei Page One数据库收录,标志着该刊开始载入国际石油文献史册。2009年之后,接连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说明《石油钻探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国际上得到了一定认可。
3)获得一系列重要奖项。1992年,获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全优期刊”奖,编辑质量、装帧设计和办刊条件等都得到了充分肯定;2012年,获中国石化期刊质量考核评比二等奖,在中国石化50家公开出版的各类期刊中名列第7,成为进步最快的期刊;2015年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报刊一等奖, 2020年进入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期刊百强排行榜,202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优秀期刊二等奖,在与国内行业期刊的同台竞技中已不落下风。
4)期刊国际化取得明显进展。随着英文摘要翻译质量的提升、优秀论文英文版在CNKI双语出版平台上的发布,《石油钻探技术》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国际化进程加快。其中,20篇优秀论文(英文版)入选《中国科技进展》英文丛书,对于提高《石油钻探技术》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九届编委中吸纳8名外籍专家学者,国际编委数量及来源国家数量均创新高,也为组织国际稿件带来了便利;聘任5名国际青年学者作为第一届青年编委,开创行业内期刊聘请国际青年编委的先河。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主办单位对期刊工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将《石油钻探技术》视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院的重要载体、展示院科研实力与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在编辑队伍建设、办刊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办刊质量的全面提升,也为《石油钻探技术》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更坚定了编辑团队办好期刊的信心和决心!
3. 从未来发展中树立雄心
50年来,《石油钻探技术》取得了足以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行业内领军期刊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一是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期刊主要评价指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少,论文最高被引次数偏低;三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不够快,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高。因此,我们要正视差距,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牢固树立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中文学术期刊”的雄心,以提高期刊评价指标和整体质量为目标,以提升论文质量和加快论文传播为抓手,以提高编辑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为助力,大力实施夯基固本、聚合传播、提质扩维、国际开拓、精益提效等五大工程,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全方位提升办刊质量。
1)夯基固本工程。进一步加大约稿力度,提高稿件质量,严把审查关,积极发挥编委作用,夯实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基础。
2)聚合传播工程。在提高论文质量的基础上,坚持开门办刊理念,加快期刊宣传力度,扩大论文传播速度和范围,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3)提质扩维工程。以提高期刊评价指标为目标,持续扩大报道范围,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作者,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期刊知名度。
4)国际开拓工程。在立足本土、打造成中文精品期刊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国际化办刊力度,进一步提升《石油钻探技术》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期刊进入E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
5)精益提效工程。加强编辑团队建设,提升编辑业务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为高质量办刊提供人才保障。
4. 结束语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油公司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能源行业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作为油气工程技术期刊,《石油钻探技术》要顺势而为、驭势而行,以创刊50周年为契机,不忘初心、坚定信心、树立雄心,统筹推进五大工程落地见效,全方位提升办刊质量,借力“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这趟“快车”,早日将《石油钻探技术》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中文学术期刊!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5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102